基层减负喊了这么久,到底减什么、怎么减?或许调度值班室主管作业计划编制的调度员何兢的感慨,给出了答案——我们段落实“精准减负”以来,工作比原来高效多了。就拿2025年防胀专项培训来说,不再搞“一刀切”,仅组织线路、桥隧、综合维修车间的在岗职工参加,其他无关人员无需参与;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计划也更细致,针对线路工、桥隧工等不同工种制定专属安排,并将每月学习内容进行拔萃摘录,减少班组到处找规章条款,组织学习起来就更方便了。
这份“省心”,恰恰戳中了基层减负的要害: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要守好“轻重辩证法”——不搞“一刀切”删减任务,而是通过流程重构把“复杂”留给管理者,把“简单”还给操作者,让一线能心无旁骛抓生产、保安全。
基层减负的关键,从来不是“做减法”那么简单,而是要算好“责任与效率”的平衡账。有人觉得“减负就是少做事”,但对我们铁路工务系统直接关乎安全的岗位而言,钢轨探伤的精度、设备巡检的频次,都是半点不能松的“硬杠杠”。所谓“删繁就简”,删的是冗余的报表、重复的台账、不必要的会议,而非岗位责任;减的是流程中的“堵点”“卡点”,而非工作中的“用心”“尽心”。看似操作者的工作“变简单了”,实则是管理者提前做好了“数据梳理、流程优化”的复杂功课,让责任边界更清晰,工作靶向更精准。
“让管理者复杂”,本质是管理者要扛起“服务一线”的担当。基层的“累”,很多时候源于上层设计的“粗”:规章条款相互交叉,一线得反复揣摩;数据要求前后不一,填报得来回修改;问题反馈渠道不畅,难题得自己“扛”。真正的减负,需要管理者沉到一线找症结,把“麻烦”留给自己。这恰如《管子》所言“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管理者主动把“复杂”扛在肩上,基层的“简单”才有支撑,减负才不会沦为“口号”。
“让操作者简单”,最终是为了让一线把力用在“刀刃”上。对工务系统来说,“抓生产、保安全”是核心要务。曾几何时,一线干部职工被“文山会海”牵扯太多精力,而如今“把时间还给现场,把精力还给安全”的改变,才是基层减负最该有的模样——不是减责任,而是让责任落地更高效;不是减担当,而是让担当聚焦更精准。
基层减负从来不是“一减了之”的短期工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它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能否愿意花“复杂”的功夫梳理流程、优化机制;也检验着减负的初心:是否始终围绕“让一线更高效、让安全更扎实”。当管理者多一份“啃硬骨头”的耐心,少一份“简单化”的惰性;当操作者多一份“抓核心”的专注,少一份“应付流程”的疲惫,基层减负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加油站”,让每一份力量都精准投向“保安全、促生产”的核心目标,为铁路发展筑牢坚实的根基。(长沙工务段郭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