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圆满闭幕。通过此次大会,各国能够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全球高铁事业迈向新的高峰。让我们共同期待,高铁这张闪耀的“世界名片”在创新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延伸拓展,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高铁的发展堪称一部气势恢宏的创新奋斗史诗。从最初艰难的技术引进,到如今实现全面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目前,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运营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复兴号动车组的成功研发,更是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杰出代表,其在速度、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创新,始终是高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本届大会上,创新成果琳琅满目。从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在高铁领域的深度应用,如智能运维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预测,有效提升运维效率与安全性;到社会经济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高铁与沿线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些创新成果全方位推动着高铁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效化、国际化迈进。

高铁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发展格局。在生活层面,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日常出行的真实写照,人们的出行效率大幅提升,生活半径显著拓展。朝发夕至的便捷出行,让跨城工作、旅游、探亲访友变得轻松平常,有力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在经济发展层面,高铁犹如一条强劲的经济纽带,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它加速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大城市的产业资源得以向周边辐射,为中小城市带来发展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高铁沿线的旅游、物流、商贸等产业蓬勃兴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沿线城市建设与产业繁荣。

中国高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的顺利推进与建成通车,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铁路技术与基础设施,改善了交通状况,还促进了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成为国际合作共赢的典范。中国高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让创新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展望未来,高铁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在技术创新上,需进一步提升列车速度、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全球合作方面,要加强各国间的技术交流与标准协同,共同推动全球高铁事业发展。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高铁将持续创新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余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