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货运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货物发送量的稳步增长,背后是其在传统大宗货物运输上的深耕细作,以及在高附加值货物和国际班列上的积极拓展,这不仅展现了铁路货运的强大韧性,更折射出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传统大宗货物运输中,北京局集团公司的精准施策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煤炭作为能源保障的“压舱石”,其运输的稳定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物流方案、开发一口价项目、强化“公转铁”运输等举措,北京局集团公司不断扩大煤炭发运规模,特别是铁水联运“一单制”的试点,更是打通了运输环节的壁垒,让煤炭运输更高效、更顺畅。矿建和钢材运输同样不甘示弱,争取政策支持、优化装卸方案、加强货源组织,一系列动作让矿建材料和钢材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为基建项目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及时的物资保障。

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突破,彰显了铁路货运在适应经济结构升级中的主动作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附加值货物对运输的时效性、稳定性要求更高。北京局集团公司通过市场调研,精准对接需求,开行示范线班列、启动多式联运班列新项目,甚至探索冻品冷链“公转铁”,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铁路货运的业务边界,更让铁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开行,则为对外开放搭建了高效的物流通道。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640列的开行量同比大幅增长,这不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铁路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担当。从秦皇岛港到蒙古国,从琉璃河到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一条条国际班列线路的畅通,让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便捷,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局集团公司的一系列举措,还暗合了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公转铁”运输的强化、铁水联运的推广,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更减少了公路运输带来的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铁路力量。同时,多式联运的发展也整合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让物流更加集约、环保。

铁路货运的亮眼表现,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一个缩影。北京局集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运输模式、优化服务举措,既稳住了传统大宗货物运输的基本盘,又开拓了高附加值和国际运输的新空间。这种多点发力、全面突破的态势,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动力,更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的持续推进,铁路货运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张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