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铁路义乌站出站枢纽,备受关注的“就业创业服务‘义’站”正式揭牌,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义站就业·职达义乌”高铁站招聘活动帷幕。

火车站,历来是人来人往,在钢筋水泥构建的交通堡垒里,人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然而义乌火车站内就业创业服务站的设立,不由得让人心生好感,火车站从来不是一串串冰冷铁轨的连接点,更是承载民生温度、托举生命尊严的温暖港湾,从中欧班列为企业,为地方开拓市场,降低成本;从公益慢火车为山区脱贫致富,售卖农副产品,客运员为重点旅客送上服务,帮助他们上车出站,现在帮助需要的人们走向就业之路,更是踏出了一步深远之路。

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火车站开始拥有了“造血”与“筑梦”的能力。当毕业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胡娅,在服务站办理的招聘会上,遇到了招募俄语业务员的外贸公司,不到半个小时就签订了就业协议。作为浙江重要的劳务输入地和创业高地,义乌吸引了日均客流量5万人次的客流,将招聘服务活动前置在出站口,可以有效提升招聘效率,实现“到站即享受服务”。当远道而来的旅客,还未找到工作要开始四处奔波,他们有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慕名而来的农民工寄盼找到新的工作,更有有担起家庭重任的夫妻,还失业难就业的困难人士。火车站从不是简单的交通节点,而是融合了信息、情感、机遇与归属感的“交通驿站”,成为流动中国里一处让梦想落地的锚点。

就业服务站点起一盏温暖明灯。它启示我们:火车站乃至所有公共空间,其价值绝不仅囿于其物理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赋予火车站更多的意义。正如胖东来将在郑州高铁站开设大型门店,方便郑州民众以及游客前来购物,各地的政府部门以及民众不仅仅将火车站当做交通的枢纽,而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展现,火车站可以不富丽堂皇,但是必须有温度。未来的火车站将以空间的重构承载更丰富的民生服务,以人本的温度去温暖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个体,方能让车站成为漂泊者安放心灵、梦想起航的温暖港湾。

当万千旅客步履匆匆地迈出出站口,愿他们眼中所见不再只是出发与到达的标志,在这里,看到他们的机遇与努力,相见与重聚,奔流的列车也将载起出行人的希望,驶向远方。(陈震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