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复兴号以 350 公里时速穿梭于八桂大地,当 760

余趟增开列车将广西与全国 26 个省区市紧密相连,国铁南

宁局在“五一”假期交出的运力答卷,不仅是一张动态的客流

调度图,更是一幅交通赋能区域经济、激活文旅消费、服务

民生需求的立体画卷。在旅游探亲客流激增的浪潮中,铁路

部门以“精准供给+柔性服务”的双重创新,书写着中国式现代

化进程中“交通先行”的生动注脚。

面对日均超 80 万人次的客流高峰,国铁南宁局以“全国

一盘棋”的调度思维,将运力触角延伸至京津冀、长三角、成

渝等核心经济圈。4 月 30 日起,南广、贵广、柳南线增开的

夜间高铁如“流动的驿站”,将南宁至广州的通行时间压缩至

3 小时内;新配属的 CR400AF-S 型智能复兴号在百色方向“首

秀”,让革命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4 小时生活圈”。更值

得关注的是,黎湛、田靖等普速线路的运能提升,让县域客

流也能搭上“高铁快车”——数据显示,河池、崇左等地的客

流量同比增长 27%,“铁路+县域经济”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

这种“高铁+普铁”的立体化布局,既保障了跨区域长距离运

输,又激活了省内短途游的毛细血管。

在国铁南宁局的运力图谱中,每一趟列车都是一条“流动

的文旅专线”。针对北海银滩、桂林阳朔等热门景区,增开的

“银滩号”“漓江号”品牌旅游列车将车站与景区无缝衔接,让

“下车即景点”成为现实;柳州至广州南的“嗦粉专列”将螺蛳

粉文化与美食旅游深度绑定,单日客座率突破 95%;崇左至

越南谅山的跨境旅游列车,让“中越边境一日游”订单量同比

增长 3 倍。更令人瞩目的是,铁路部门与地方文旅部门联合

推出的“凭车票享景区折扣”政策,覆盖全区 58 个 4A 级以上

景区,直接拉动旅游综合消费超 12 亿元。这种“运力+文旅”

的深度融合,正将铁路从“运输通道”升级为“消费引擎”。

在运力扩容的背后,是铁路部门对民生需求的精细化回

应。南宁五站(南宁站、南宁东站等)与网约车平台联动,

在夜间高铁到站时段增投 1200 辆网约车,让“最后一公里”

不再“堵心”;崇左南站、湛江站增设的“急客通道”,为距开

车不足 15 分钟的旅客提供“极速进站”服务;河池西站“铜心

鼓韵”服务队的手语引导、方言咨询,让少数民族旅客感受到

“家门口的温暖”。更值得称道的是,针对老年旅客推出的“适

老化服务包”——从购票窗口的放大镜到车厢内的紧急呼叫

按钮,从候车室的“银发专座”到餐车的“低糖套餐”,每一处

细节都彰显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在运力调度的“最强大脑”中,大数据分析系统正以每秒

百万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当南宁至

桂林的客流预测系统显示“短途游需求激增”,调度中心立即

启动“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的组合拳;当监测到北海至

广州的余票紧张,智能售票系统自动触发“候补购票+跨线中

转”的智能推荐。更令人瞩目的是,铁路部门与新能源车企合

作的“充电桩进站”计划,已在南宁东站建成 32 个快充桩,让

“铁路+自驾”的联程出行更环保。这种“技术+绿色”的双重创

新,既提升了运输效率,又降低了碳足迹。(蔡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