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岭大地,一条条钢铁动脉承载着“云花”的芬芳与希望,穿越山川河流,
将云南的鲜切花送往全国乃至全球。从日均 4.5 吨鲜花的快速流转,到冷链技术
的精准护航,再到铁路与乡村经济的深度融合,“钢铁花路”不仅是一条物流通
道,更是中国铁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经济发展的缩影。它以高效物流体系、技
术创新突破和乡村振兴实践,生动诠释了铁路在新时代的“铁担当”。
云南鲜花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铁路物流体系的强力支撑。中铁快运斗南
营业部作为核心枢纽,通过“三优先”策略——优先运输计划、优先装卸作业、
优先发车,将鲜花从交易完成到装车的时间压缩至 2 小时,实现物流链条的极致
高效。2025 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云南鲜花日均发运量达 4.5 吨,高峰日突破 19
吨,运量同比激增 50%,西北、江西等方向占比超 42%。铁路与公路、航空的“无
缝衔接”,让“云花”突破地理限制,以最短路径抵达消费者手中。
技术赋能,是铁路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密码。依托 GPS 定位与温度传感器,
每票鲜花实现全程温湿度实时监控,异常情况 30 分钟内响应处置,标准化防震
保湿箱与冰袋温控技术将花材损耗率控制在 0.37%以内。在鲜花运输领域,铁路
部门将物联网、大数据与冷链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从产地到终端的智慧物流生
态。技术的“硬支撑”也转化为民生的“软实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铁路的“穿针引线”。在云南,30 万花农因铁路物流的
高效而增收;在宁夏原州区,冷凉蔬菜借力“铁路+旅游”模式变身网红打卡地,
年产值突破亿元;在湘西、大凉山等偏远地区,81 对公益性慢火车如移动市集,
载着山货出山、带着游客进村,成为百姓的“致富车”。
“云花”出滇的加速度,“钢铁花路”展现的不仅是铁路的运输能力,更是
铁路部门的责任担当。这条“钢铁花路”,正以铿锵之姿,书写着交通强国的时
代答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