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铁路榜样通化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甘做深山护路人

2023-09-13 00:01:3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樊龙

通化工务段通化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成立于1990年,现有职工13人,平均年龄40岁。33年来,组员们忠实践行“心系桥隧涵、创优保安全”的铮铮誓言,把“列车安全通过”视为一切工作的底线和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铁路人的良好形象。

传承:一次选择,一生坚守。通化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成立于1990年,驻守于此已有33年之久。在工长刘传双的带领下,职工们担负起梅集等铁路209公里内19座隧道、120座桥梁、387座涵渠的巡检、养护和维修任务,并负责处理线路两侧、隧道口附近的外部侵害。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用脚步丈量钢轨,用双手护佑安全,犹如一颗颗道钉,牢牢扎根在铁道线上。

匠心:一份执着,一种力量。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表面看来,桥隧工们都是些“糙汉子”,可实际上他们都有着一身“绣花功夫”。因为无法预知巡检中会遇到什么情况,所以特别需要多种技术储备,他们不仅要精通检修等业务,还要善于解决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员们个个“身怀绝技”,木工、瓦工、油漆工、电焊工等工种的技能,人人具备。他们每个人还都是“活地图”,哪一座山危石易落、哪一片树木易折、哪一条涵渠易堵,全部了然于胸。

旗帜:一抹红色,一世信仰。岁月远去,红色的印记却已深深烙印在了梅集铁路上,也镌刻进每一名组员的心里。小组13名职工中有7名党员、9名退役军人,无论是党旗红还是军旗红,“红色”始终是他们的精神底色。车轮滚滚,山路弯弯。维修小组成立33年以来,组员们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护卫着蜿蜒在深山中的铁路大动脉的运输安全,在让这条见证历史的铁路联通世界、焕发生机的同时,也书写了新时代铁路工人的奋斗荣光。

绵延无尽的群山之间铁路蜿蜒,桥隧相连,可以想象在这里工作有多么艰难不易,他们却能长期扎根长白山腹地精心守护铁路大动脉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