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高铁上的洪荒之力,夹住了谁的手?》的微文在朋友圈流传,根据文章,国庆假期间,在一趟次高铁上,一女子伸手去高铁座椅缝隙取孩子遗落的玩具,结果手被卡住,导致高铁在车站超停半小时。
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优越的当下,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享受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已然是人们生活的常态。而高铁凭借其高速、稳定、安全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认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方式。
对于乘客而言,享受着高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有责任去遵循着列车安全管理的规定。而不应当像上述这位女乘客行为一样,在旅途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延误高铁发车,酿成高铁列车运行图被打乱,多趟列车不能按时入库检修,安全隐患大幅度上升,众多乘客遭到滞留的后果,可谓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作为交通大动脉,铁路部门有着严格的运行秩序和运作机制,庞大的铁路网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这就决定了铁路并不像公路运输那样随机、零散的运输方式,铁路上每一趟列车的延时,都将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轰动效应。
回顾事情过程,女乘客在高铁机械人员予以施救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急躁和抵触,以及到后来在坚持消防人员对周边两个座椅进行损坏性拆除后,在确认手臂只是轻微擦伤后,还要追究铁路部门责任,进而上演的真实版的“闹剧”的荒唐场景更让人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与之相反的是,铁路部门在事件处置中,不惜高代价拆除座椅、调整运行方案以保证女乘客的生命安全,不惜承受众多滞留旅客的投诉与怪责,在整个过程中则表现出了令人折服的包容性和宽容的服务精神。
高铁速度越来越快,旅客素质应当越来越高,为一己之私而上演的“闹剧”不仅会给铁路运输秩序造成损失,也给更多的旅客带来不便。那么,不妨少一点闹剧,多一点文明,自觉遵守铁路安全规章,做文明的践行者,共同去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