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年的春运买票难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随着黄金周的帷幕落下,这个难题已经发生转移,十天预计发送旅客1.1亿人次的铁路总公司,创下了连续八天发送超千万的历史纪录,并且这一纪录仍将会被刷新。黄金周买票难胜过春运,已是现实存在的事实,那么甩开春运的黄金周,又将如何缓解供需难?

十一长假,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附带着一系列违背初衷的现象、拥挤、堵塞,尤其是出门买票难,远胜过往日的春运大潮,尽管疲惫的列车依旧在奔跑,但是疲惫没能换来赞美和感激,毕竟没有满足所有人的心愿,买票难依旧是无法破解的难题,看着各大城市的车站显示屏上被“无”字刷屏的现状,留下的只能是无奈和叹息。

说白了,这个现状的出现,不应都把责任推卸给铁路,特殊的国情也造就了特殊的假期,尽管国家再三鼓励带薪休假,错峰出行,但是落实到具体,未必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在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出台之前,民众只能被动接受这难得的长假,并且选择假期出行,于是出现拥挤、堵塞,甚至感叹买票难也就不足为奇。

另一方面,民众出行首选铁路,既是对铁路发展的认可,也是造成一票难求根源所在,无论铁路采取何种方式,都无法彻底改变扎堆出行的现实,车次可以加开,可以加挂,但总得尊重科学,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铁路的车流密度是世界最大的,负重的钢轨也需要喘息和休息,这也是民众不了解的专业所在,车次可以加开,但终究会有度,面对如潮的客流,列车只能竭尽所能去分流,而无法做到全部输送。

再者。黄金周甩开春运,买票难堪比春运,不过是个局部现象,不能代表整体,外出旅游的乘客喜欢扎堆,冲着热门景点而去,明知会拥挤,也依然前仆后需,这也是造成车票难买的又一原因。井喷的客流与相对有限的运力是不可调和,至少目前如此统计显示,几年来全国铁路黄金周期间的旅客发送量每年都有约10%的增长,同时,每年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也都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一味的加开车次,而是由政府引导疏散,知名景点的客流,制定合理的放假模式,作为铁路部门也应该及时更新设备,除了制定合理的运行图,在客流的分布上也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筹划,确保平安顺利完成黄金周旅客的输送.假以时日,所谓的黄金周将不再是“无”字刷屏,而是美轮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