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发问,从技术上看,中国高铁是否有条件全面恢复350公里的运行速度?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层则表示“高铁提速是经济问题,技术上没有问题,但经济上是否合理,需要充分论证。”(中国经营报)

近期,高铁是否恢复350公里的运行速度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面对此问题,不同人士持有不同看法。

一些人士面对此问题则表示目前高铁运行300公里是最合理、最经济、最安全的速度,这样既能尽量减小设备和线路损耗,又能最大程度发挥高铁运行带来的综合效益,不建议提速。如果速度进一步提升首先会大大增加机车各部分构件的磨损,减少机车的使用寿命,其次是使机车空气阻力系数增加,大大增加能耗,三是对于钢轨线路的质量和维护要求更高,维护成本也将大幅提高。

另一部分人士则表示中国高铁还需进一步提速,他们认为中国大部分高铁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小时,而现在最高运行速度均在300公里/小时左右,给人一种将“奥迪”当成“奥拓”的感觉,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现在人们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提高速度来减少旅途中的时间,节约时间成本。

面对此问题,笔者认为,中国高铁需顺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需求,其运营速度需综合考虑安全、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速度的提升从民众生活方面来说是值得提倡,一方面可以减少乘客旅途中的耗时,节约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提高经济往来效率,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速度的提升势必会造成机车、线路设备设施维护工作量和维修费用增加,使运营成本上涨,由于铁路目前采用企业运营模式,盈亏自负,成本增加最终会导致票价上涨,而票价上涨的幅度则直接影响人们出行的选择和铁路部门的盈利情况。所以说,铁路是否提速,还需进行综合考虑,必须以人为本,旅客至上,在充分保证安全余量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依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的调节运营速度。同时,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还应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该问题,我相信只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铁路才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