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浙江省失信黑名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浙江各火车站采集的552名无票乘车的乘客,将发布在“信用浙江”失信黑名单专栏,并面向全社会公开。(中国经济网2月27日)

逃票这种行为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过去由于铁路部门处罚力度较轻,让一些“不差钱”的乘客不以为然。逃票者大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乘务员查票不会查到自己,就算被查到了不过是在原票价的基础上加收手续费而已,还省了去售票窗口排队的时间,等于在车上买票。现在铁路部门将逃票记录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加大了打击力度,让逃票的乘客得不偿失,从而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逃票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给车站工作者和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量,还会使侥幸逃脱查票的部分乘客带动更多的人恶意逃票,形成恶性循环,让旅客的心理失衡,影响乘车秩序。铁路部门建立了诚信档案,将逃票人员纳入诚信黑名单,这个举措无疑是最有力的惩罚,它让逃票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在纠正错误的同时遵守铁路规章制度。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逃票者一旦被查到就会纳入诚信黑名单,失去诚信,今后在银行贷款、办信用卡、升学、求职等方面都受影响,一个人没有了诚信,他在生活中就会困难重重,事事受限,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这样还有谁敢因为一张小小的火车票,让自己终生受制?

铁路部门的这个新举措摧毁了逃票者的侥幸心理,让他们不敢再“玩火”,维护了站车公共秩序,也让每个公民提高了文明守信的自觉性,营造出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