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通知:全国各高铁站将不再向乘坐动车组列车的旅客提供免费矿泉水,旅客饮用水改由车站、列车提供。消息一出,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错愕、质疑、埋怨此起彼伏。众说纷纭,群情激奋中其实就透露了一种想法:哎呀,铁路不发水,我这亏吃大了。
笔者作为一个享受过“免费水”服务的普通百姓,平心而论,能不花钱就喝上矿泉水确实有种爽歪歪的感觉。因此突然停止了这项高铁特权,很多人不习惯、有意见。就好比甲每次把单位发的鸡蛋都给乙吃。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直到有一天,甲没把鸡蛋给乙,乙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习惯了得到,便理所当然。同样的,少发一瓶水而已,没必要愤愤不平,用平常心看待就好。车站和列车里都有烧水机,冲茶泡水轻而易举;如果觉得烧的水不好喝,那买随自己心意买一瓶符合自己口味的饮料路上带着方便、喝着也过瘾。作为一个离家多年、有着丰富车旅经验的“火车达人”,近10年的火车历程,我没有让铁路在吃喝上赚到一分钱。买了票、坐上车的关键在于列车能不能安全运行,会不会准时到达。 变革前,附赠一瓶水是对;改革后,“节流停水”的做法也没错。
铁路改革已经风风雨雨几年了,在积极改革货运、发展客运的行动下,它做出了“节流”该有的思考。只有客观的审视了自我,深刻的剖析了形势,才会知道自身工作的纰漏处和“待提高点”,进而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少发不必要的水是铁路企业降低成本自查自省,自我救赎的一小步,但却是改革变革、改变方式的一大步。
有些人只看到少的那瓶水,却忽视了乘坐火车时那些“微斜的变化:列车变快了:连续6次的列车提速,开启了"风追时代";买票方便了:上网订票、自助机取票方便快捷;卫生干净了:候车室、车厢里、卫生间等定期消毒打扫、定时保洁;笑脸变多了:客运员、乘务员放下了僵硬的面孔,用心去对待旅客、服务旅客。这一个个小改变,虽然不能物质化但却十分“走心”。它向我们传递的是铁路在改变、铁路在进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