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则有关铁路列车员的微信,该微信历数了当今列车员的诸多不易,以及近期微信上所传的列车员为了避免被旅客投诉而下跪自扇耳光的事。

列车员就是列车乘务员的简称,主要指客运段或者叫列车段的工作人员。不同于车辆段的车辆乘务员,列车员主要负责直接服务于旅客的工作,包括保持车厢卫生、核对上车人的车票信息等工作。

历史上列车员也曾经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工作,曾经有铁路的其他站段职工想方设法往客运段调动工作的。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质比较贫乏,公路运输也不发达,一些商品甚至食品的流通极为不畅。虽然那时间铁路的运行速度不快,但相对于公路运输,已经是快了很多。从内地带水果、挂面等食品给自己在本地工作的亲朋好友是一件无限荣光的事,从列车运行的始发站带到终点站,有精明的列车员甚至能来回都不空手。这其中经济上的因素自不必说,即使合法合规的捎买带也能带来不菲的收入,很多时候自己的工资在日常的开销是不必“破费”的。

而近年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适合铁路列车员捎买带的领域越来越小,并且随着近些年铁路的管理不断完善,对铁路列车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合理的成分之外,也不排除个别领导的吹毛求疵。而铁路列车员的收入相对较低,而且对家庭的不能做到很好的照顾,也造成了铁路列车员招工的相对困难,即使现有正式工身份的列车员,也是想法设法往其他单位调动工作。

近些年,大量铁路新线的投产运营,很多旅客列车也上线运行,随着铁路运能的大量释放,不少旅客列车也延长了运行区段,在春暑运期间,又要加开很多旅客列车,这所有的一切,都要求增加列车工作人员,而铁路职工并不算高的工资在当今社会也就一点优势都无法显现,甚至因为加开临时旅客列车,而造成列车工作人员的连乘,说白了就是要求大家放弃正常的休息,这趟车到了接着走下一趟车。这在当今大量讲究劳动者权益的时代,这种事情的合理性是很难理解的。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招募正式的列车工作人员显得越发困难,于是就诞生了以劳务派遣这种劳动关系的列车员,相对于正式身份,管理上自然是便于管理,但是身份的不固定,收入的相对偏低,也成了这部分列车员的心头之痛。他们也会担心:随着岁数的逐步偏大,到不能适应列车员这个工作岗位的时候,恐怕连别的工作也难以胜任,这样岂不是成了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了吗?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铁路劳动部门可否根据这部分列车员的日常劳动表现和工作年限,将工作表现突出的列车员转为正式员工,这样也有利于刺激这部分列车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利于列车服务工作中先进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播,同时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