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带有土豪金流行色、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从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长客)缓缓驶出,开向位于北京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当天抵达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系统型式试验。 (7月4号人民网)
这次实验的成功,标志着标准动车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笔者认为,这将是中国动车发展史的里程碑,甚至是世界动车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它给我国解决历史性难题创造了条件,使我国高铁“走出去”更有底气和信心。为什么这么说?笔者用三个大方面的事实来说明:
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为“走出去”护航。它不仅适应了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还促进了管理。如这次标准动车组除了适应了长距离、高速度、多雪、高寒、温热、桥梁隧道以及雾霾、柳絮等自然人工建筑外,还解决了我国每逢节假日独有的人流量和对56个民族的大家庭,因地区、风俗、语言等差异所导致管理方便性上的问题。
低廉成本支撑“走出去”。随着我国动车逐渐标准化,后续研发的动车将会采取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生产方式,这样不仅让研发时间大大缩短,也让研发费用降低。与此同时,因为动车标准化,管理也就标准化了,就会使运营费用相对降低。
“中国标准”让“走出去”取得先机,拔得头筹。业界内有句话,叫“三流企业买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标准的推出,意味着一个行业的标杆,意味着企业集群里面的高端。而今,笔者看到了我国的努力。这次标准动车不仅大量采用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专门为标准动车组制定的一批技术标准,还积极采用了一些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这都给我国以后走出去打下了基矗
笔者认为,标准动车不但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也给我国打国外破垄断技术提供了保障,更让我国输出自己的标准见到了曙光。但这仍然没有最终完成,我国还需走很长的路。因此,我国动车组要整合所有资源上下而求索,抓装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机遇期,在科技上下“真功夫”,这才是日后中国走出去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