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习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后,由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文件不仅标志着中国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旋律的外交战略将开启新篇章,2015年中国有望迎来第四次投资浪潮的大变局元年。报道称“海铁联运”(西安至黄岛港)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1个多月来,已成功运输货物7530吨,不仅打通了陕西出口欧美的铁路货运大通道,更标志着以陕西为起点,向西开行“中亚班列”、向东开行“海铁联运班列”的我国“一带一路”铁路国际货运新格局基本形成。“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央逐步从需求紧缩倒逼供给改革转向需求扩张配合供给改革的思路其中,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几乎全部“出镜”,也将发挥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并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妥善安排。

从国际环境及周边国家角度出发,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可以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的区域经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促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推动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对国内而言,共建“一带一路”可以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其次,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可以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