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春运,盘踞在广珠深地区的“摩托大军”是向来都是公路上一道靓丽的、特殊的风景。当时由于铁路运力紧张,铁路里程增长的速度,不及人们外出务工的增长的人数,为了回家团聚的日子,他们只好选择了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的方式,不但给自身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截至2014年底,全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1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人均占有铁路长度仅为8厘米左右,这也是与现阶段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远远不能匹配。铁路建设不仅可以消费需求,优化产业布局,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因此,我国铁路的发展还要加快,在充分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让每位旅客不再回家难。不过从今年的春运期可以看到,回家的火车票不再难买,人们回家的路不再艰难能、铁路运输能力的扩大,极大地缓解了春运的紧张局面。现在铁路线还在不断延伸,让铁路建设大潮正在蜂拥而来,给我们漂泊的游子带来些许的慰藉,希望未来的高铁发展的更快更强。今年春运临近尾声,铁路客流也逐步回归平常。据之前公布的相关消息,与往年相比,2015年春运的标准和要求更高,预计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8900万人次,同比增加2647万人次,增长10.1%,日均723万人次。不知从何时起,每逢节假日,总会看到铁路客流又创新高的新闻信息。“人咬狗才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久而久之,“铁路客流又创新高”,让社会大众都感觉铁路客流一再突破已不再是新闻。是什么原因让旅客如此钟情于乘火车出行?笔者认为,除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外,近年来铁路部门服务的改进,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后都是重要原因。从铁路总公司成立,我们看到了铁路走向市场的坚实一步。成为企业的中铁总并没有忘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努力延续践行铁路“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为亲人”服务理念,频频的推出各项市场化改革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铁路作为物美价廉的交通工具,一次次客流新高的创造,体现着民众对铁路出行的信赖;一组组攀升的数字,彰显着民众对铁路出行的钟情。其实,只要不戴“有色眼镜”,我们都能感受到铁路部门的改进。从多渠道购票系统的开通,到新媒体服务平台的构建,再到普客列车开放充电插座,部分列车加装无线WLAN,多项便民举措的推出使人们的乘车旅途享受到了更加温馨的服务。铁路部门在票价不增的条件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惠民利民举措,铁路客流屡创新高也就理所当然。再说来,铁路客流创新高,曾创造过单日客流多次破千万“奇迹”,高铁这一运输利器也是“功不可没”。随着连接各大城市的高铁、城际线路的相继开通,跨越两城的时间被缩短,空间的概念也被重新认知。高铁的高速便捷有效的缩短了旅途时间,从而让出行时间得到压缩;高铁的安全舒适有效的提升了旅途质量,使旅客远离了乘坐“绿皮车”的那种蓬头垢面,满车厢异味,拥挤到伸不开腿的记忆。由此可见,高铁助推客流高涨亦是必然。透过铁路春运客流攀升之变,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对铁路出行的青睐。笔者相信,在铁路部门“三个出行”的常态化运作下,铁路服务水平将会持续提升,客流高峰自然也将节节攀升,也就不再可能成为新闻焦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