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在首都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铁路未来发展带来新希望、新机遇,从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从“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到“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再到“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推动铁路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都无不传递出国家对铁路寄予的期盼和厚望。

高铁,作为国民的骄傲,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铁的安全立法对于我们每一位国民来说,都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因此,高铁安全立法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铁的投资,建设,开通,运营,是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快捷,高效,便捷的舒适体验,有一种说法中国用6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但在高铁舒适快捷的同时,其安全隐患和高票价也饱受质疑。

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一些安全隐患的出现曾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诸如广东“内裤男”持械爬上全封闭铁轨逼停动车、越野车逼停动车等。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相对完整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规范。但是,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运营安全亟需完善的法律护航。当然,规范铁路部门责任的同时,也规范民众的一些行为,这对于高铁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铁立法顺应民意,也能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市场化起到积极的作用。(王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