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方便、温馨”是几个让人感到内心比较温暖的词汇,人常说:“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日难”,铁路部门针对春运工作提出的“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目标,将安全出行放在首位,让我们看到了铁路部门始终将确保安全作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来抓,值得让人为之称赞。

为了保证春运安全,铁路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做好售票工作,铁路部门打破常规,提前60天启动互联网购票、电话订票预售期,让旅客避免了购票高峰与出行高峰叠加带来的出行不便。同时,新增售票窗口,延长窗口售票时间,设置取(换)票专窗,实现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窗口订票售取分离,让售票窗口前排长龙的现象不再出现。同时,在高铁站开通刷证进站功能,让网购旅客持二代居民身份证直接通过进站闸机,乘车更加方便。

铁路部门还运用手机网络这一新媒介,大力推行“电子服务”,开通了各类“微助手”平台,旅客下载安装“微助手”手机APP终端,就可以查询票额信息、列车正晚点信息及每趟车的具体候车位置,还能通过微信预约服务、在线咨询。此外,他们还纷纷开设便民服务点,为旅客提供亲情电话、手机充电等特色服务。   不难看出,为了让旅客能够出行,铁路部门尽可能增大运能运力。在春运前,许多铁路干部职工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做好联调联试工作,在春运开始前集中开通了一批新线,同时优化旅客列车运行图,增加高铁动车、图定客车、临客对数,为旅客方便出行提供了更多选项。

种种便民新举措,说明了“三个出行”目标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实想旅客所想,实实在在为旅客服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铁路部门一直宣传的“三个出行”既不是一张空头支票,也不像一阵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是要实实在在的长久坚持,力求获得人们群众最大的信任。“三个出行”更是一种承诺,需要铁路部门大力推进服务创新。相对于安全、方便更多的是从物质层面考虑而言,温馨更加侧重于精神层面。确保旅客温馨出行既是释放铁路改革发展红利的体现,又是追逐实现富国强民的中国梦的要求,铁路部门责无旁贷。 铁路人用事迹行动兑现了对旅客的坚定承诺,必将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