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教育孩子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身的言行。而在昨日,一女子在列车上因儿子不“配合”逃票而对儿子破口大骂。更为过分的是,在列车长出面劝阻后,这位母亲竟然将亲生儿子推给列车长。(3月4日光明网)
今日,一则关于《男童乘火车不配合母亲逃票遭骂自掏压岁钱补票》的新闻,让笔者哭笑不得。这原本应母子连心的“贺岁剧”却无奈被这幼小纯真的“编剧”篡改,演了一出“坑妈”大战。对于这名纯真可爱的男孩,咱们点赞送花的同时,也不禁反问:“幼子尚且如此,其母为何执拧?”而对于诚信,我们还能让他“短斤少两”吗?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成年人,为人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天然的教科书。尤其是在孩子对是非辨别能力弱,价值取向模糊的情况下,我们的是非辨别、价值取向都是一次潜移默化的教育。
当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新时代。没有诚信,食品让人敢看不敢吃,社会道德被肆意践踏,诸如“老人摔倒没人扶”、“乘车不礼让”等歪风邪气不断滋生壮大。而对于这一切每一个社会民众都应该自省改过,自觉遵守、主动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对于类似上述事件中男孩母亲的做法敢于给予言语上的规劝,极力纠正歪风邪气,为下一代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观男孩母亲的种种做法,着实令人汗颜。其逃票已是对诚信的抹杀,而撇下孩子更泯灭了崇高的母爱,难道区区一张火车票就能葬送一个人的诚信?作为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诚信又真在这市场经济浪潮中漂摇了?曾有媒体对某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过“长大了,想当什么”的成长调查报道,那个“想当贪官”的回答,尽管惹得民众是谛笑皆非,但却是对父母、学校乃至社会的教育的莫大讽刺和践踏。笔者思忖着,若不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怎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同样,某知名卫视拍摄的城市与农村少年互换生活的真人节目中,表面上给观众呈现的是城市与农村物质的天差地别,实际却是精神层面的大象与老鼠。所以,作为成年人,对儿童教育若再不以“诚信”为基本准则,任着性子自由发展,靠着物质牵着鼻子,孩子与您迟早会携手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一张火车票价值仅仅几十元,但“逃票”不算本事,反倒让为人诚信流失,让孩子心灵蒙羞。这样的得不偿失,我们还能还诚信“短斤少两”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