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路局对外通报仅2015年1月1日至今短短20天时间,成都铁路局管内共发生近20起因旅客在动车组车厢或洗手间吸烟引发烟雾探测器报警,导致列车紧急降速运行的事件。(成都商报 1月25日)

中国的禁烟可谓是一波三折,多次立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不管在电影院、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地方吸烟已经是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所以为了不违反法律法规,铁路部门同样加大了乘坐动车组出行的旅客吸烟处罚的力度,除面临罚款外,还有可能并处行政拘留的处罚。那么,处罚是否真能达到禁烟的效果呢?笔者认为,高铁吸烟处罚可能会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但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有可能还会起到负作用。

在高铁每一节车厢醒目位置以及火车广播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乘客列车禁止吸烟,但为什么还有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出现呢?乘客们对警示的标语视而不见是道德文明底下的一种表现,还是我们的标语没有新意,让大家麻木忽视呢?每个烟盒上面都会写“吸烟有害健康”,但在动车上面抽烟,危害的不仅仅是健康,更是大家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扰乱了公共交通上的秩序。作为铁路部门,要让人们清晰的懂得“禁烟”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学一些交通部门的的安全警示标语、诸如“爸爸,我也在过马路!”、“听妈妈的话,莫开带病车”、“刘翔不好当,跨栏易受伤”等等。

铁路部门应该集思广益,把那些看惯的四平八稳、不痛不痒的警示标语,宣传手法做成有新意,抓眼球,直截了当点明了动车吸烟可能导致的后果会不会更好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只有警示标语用语入心、入脑,对被警示者以心灵的震慑,才能有警示的效果。因此,只要安全警示标语用语不出原则问题,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接地气、放狠话、暖人心”一点没有什么不好。这样才会给人的印象深,不会产生视觉疲劳。进一步培养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强乘客文明乘车的自觉性。(文/黄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