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1日起,中国内地退春运首日火车票将收取退票费。这也导致一些之前囤积车票的人纷纷赶去退票,造成了退票的人居然比买票的人还多的现象。
自2014年12月1日铁路执行新的售票方案以来,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此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然而,对于这个被称为“史上最长铁路预售”的方案,给许多在外工作者带来了纠结:早点买票,不知到底哪天才会放假,晚些买票又担心买不到回家的车票,为此不少行程未定的旅客成了“囤票族”。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殊情怀,有说不尽的开心,也会伴随些许忧愁。开心的是家人团聚,忧愁的是这时从外归家着实有点难度。一张小小的车票,一头牵挂着思念,蕴含着亲情、爱情、友情,一头牵挂着归来,承载着平安、团圆、幸福。近来火车票退票“热潮”爆发的原因是一些人无法确定返程时间导致,他们在身边的人都“抢票”的情况下也盲目囤起了车票;还有就是一些人抱着“票先买了,到开车15天前再退,也没有什么损失”的想法,因此酿成了“退票的人居然比买票的人还多”的怪现象。
据了解,从21日起,各大路局迎来了第一波退票小高潮,目前,上海铁路局日均退票18万张左右,较去年日均增加6万余张。来自《i时代报》的数据显示,上海地区日均退票量已达7000张左右,预计这一数字还会增加。退票窗口前面门庭若市,与之相应的是还有一些人却买不到回家的车票,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谓的“买票难”么,这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
事实上,因为国情,春运出行井喷,铁路运量不足造成买票难的问题不可置否;但“想买票的人买票难,买票多的人退票也难”的火车票的“围城”新现象,值得深思。但囤票族将手头的票退出来,这对那些一票未有的游子来说总归是又多了一份希望。
因此,解决类似的矛盾问题还需大家也应正确对待铁路部门的“惠民政策”。提前60天订票,提前15天退票免收手续费”等,这些政策出台的初衷本身就是希望大家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出行,从而更合理的安排出行时间,以此避免出行高峰期,所以我们不应去打政策的“擦边球”,以此“揽票、囤票”。俗话讲:“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今天你要囤到了票,说不定下次寄予“捡漏”的就是你了。
解决春运归家难问题几乎是所有出门在外的人的愿望,铁路部门虽积极备战,但难免还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其实,要是我们都不去囤票,那就不会上演退票比买票的人还多的现象。“一票难求”的局面也不会显得那么夸张,大伙的回家之路也会更加顺利。 (文/黄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