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已达到14620公里,是高铁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得益于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进步。11月,中国南车、北车相继宣布,已经突破高铁核心技术,当之无愧地雄踞世界领先水平。在中国高铁已经陆续在海外承建或达成合作意向的背景下,这一突破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2014年11月26日《民日报海外版》第一版)
笔者从查阅的资料得知,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一开始目的就是明确的,思路也是明智和清晰的,经过中国高铁人的不断探索与努力,今天高铁的技术进步,让世界刮目相看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高铁的引进创新,目的明确。原铁道部于2004年8月为“第六次铁路提速”招标,在改造五条铁路线并打造自己的每小时200公里高速列车(即CRH)系列。中国高速铁路市场的巨大,利益的驱动令世界高速火车供应商高度关注。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都积极参与中国铁路的各项招标。当时的铁道部,其实没有把原型车的整个系统完全引进,而是把来自四个国家的四种列车,整合进了中国自己的系统中,让四种车在同一个路网中混跑;不仅如此,CRH 1,2,5 的技术含量高还在于既有线上和普通客货车混跑。当时的CRH2和CRH1所使用的技术一直都是众人所关注的焦点,原铁道部随即在声明中表示:“‘CRH’的简称标志着中国铁路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核心技术,表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高铁的自主创新,思路明智。有资料表明,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铁路部门就开始对世界高铁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跟踪研究,对高铁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全面攻关。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成功掌握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变压、牵引电机、牵引控制、列车网络和制动系统等关键技术,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国产化率在不断提高。当时中国高铁的“大杂烩”最重要的意义是:整合的技术标准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以后列车等设备更新换代的时候,不会被他国垄断,更不会受制于人。
中国高铁的技术研发,技术超越。对于高铁而言,“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是高铁列车最核心的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就是“高铁之心”,是列车的动力之源,决定高铁列车能否高性能高舒适地运行;网络控制系统则是“高铁之脑”,决定和指挥着列车的一举一动。而今,这两大技术历经长达七年的探索有了质的突破,并超越了世界水平。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下,只有具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现在的中国高铁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由国产化转为自主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成功植入高速动车组,将有利于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的推动和中国高铁走出去。
俗话说得好,有那个金钢钻才能拦那瓷器活。中国高铁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不但让世界改变对中国高铁的偏见,而今中国的高铁技术令世界瞩目。笔者可以预见,往后中国高铁的订单不只是一些对外高铁线路的施工,而是对中国CRH机车系列的整备出口,乃至于中国高铁全套的工程。中国高铁一定能让世界看好您!(蔡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