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春运”是铁路部门每到12月就要面临的挑战,铁路部门出台各种政策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大众出行。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从12月1日起将用一周时间,把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12月7日起铁路部门将开始发售2015年春运首日的火车票。但这一决策引起了不少的担心和质疑。该政策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许是它提前触碰了民众脑海里“春运”一词的敏感神经。担心和质疑倒也不足为奇,一项政策的出台有人称赞也会有人质疑。仔细回顾,自从铁路改革以来,铁路改革带来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切不可片面夸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理性实事求是的看待改革政策,万不可戴上一副“有色眼镜”。以这次延长车票的预售期为例,它明显有三大优势:一是对于那些可以提前确定行程的返乡者来说,因为可以提前买好往返车票,可以为回家过年提前吃上“定心丸”;二是因为铁路延长预售期,为那些想回家却没买到火车票的人预留出了改选其他交通工具的时间,让大家在多一些选择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保障。三是通过延长客票预售期,铁路部门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有利于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可见,延长车票预售期不会影响旅客出行,而是更有助于旅客出行的政策。据悉,英国部分铁路客运公司车票预售期达3个月,而美国Amtrak公司,最多可提前11个月预定车票,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至于引发的担心和质疑,究其原因,无非是行程确定不了,怕铁路预售期延长致使“自己”的票会被别人“抢”光了。针对这一情况,铁路方面也有相应的答复:随着新一批线路的建成,春运高峰期肯定有临客、增能等方案。而且临客列车预售期要短于60天,以尽全力确保学生、务工人员以及各类返乡旅客购票需求。

 铁路在满足旅客出行方面真的是做足了功课,铁路部门所出台的一系列新举措无一不是为了方便旅客出行而做,请大家理性看待这次春运售票政策。 (段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