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大电商创造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然成为全民参与的疯狂购物活动,理所当然的演变成物流企业你争我夺的战略要地。在往年“双十一”,快递速度跟不上节奏是家常便饭,甚至造成物流运输网络“半瘫痪”,给愉快地购物活动蒙上一层“龟速”的阴影,为提高物流速度,各个物流大佬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效果依然差强人意。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快运市场上又多出一位竞争者——各铁路局刚刚开通的货物快运列车。

据铁总消息,全国共计4200余个货运营业站均开办货运业务,且取消对货物的品类、重量、体积、件数和批量的所有限制(除法律禁止运输的货物外),敞开受理零散货物,同时提高运行速度,各局管内的货物快运列车一般均可在24小时内到达,提供站到站、门到站(站到门)、门到门等全程物流服务,业务涵盖全国大部分县市,最重要的是运输价格低于其他运输方式,这对于购物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烽烟四起的物流快运市场,拼的是速度、价格、安全性及服务态度等四位一体的综合实力,谁在这些关键点上占据了优势,谁就占领了市场的制高点。铁路作为小件零散货物快运的后起之秀,磨刀霍霍杀向胶着的物流战场,与物流大佬真刀明枪大干,倒有些虎口拔牙的勇气,但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它能否一举将这些无良大佬“拍死在沙滩上”,血洗前耻,从而给货主带来实惠和便利呢?

长期以来,铁路作为我国骨干运输方式,在大型货物运输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小件零散货物上,铁路陈旧的运输模式成了它继续发展的绊脚石。打破常规,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创新的运输模式,成为铁路货运改革不断强调的主题。铁路方面也认识到,货改最重要的方面,还是铁路系统各阶层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突破人的思想防线,才能赢得市场。据统计,铁路现有职工二百余万,要想改变这些人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喊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但这绝对是铁路潜在的内部资源,如若开展得好,未来的快运市场就必须重新洗牌。今年的“双十一”,正是市场给铁路出的“入门级”考卷,各方眼睛紧盯铁路,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