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到11月5日这21天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16条铁路和5个机场共21个基建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达6933.74亿元。据报道初步统计,这其中铁路项目16项合计投资约5488.58亿元,接近80%。(11月7日中新网)
此次发改委再次集中批复铁路项目,一方面是受计划目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铁路建设的重视。笔者注意到,报道出街后,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国家对铁路建设如此重视,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根据前段时间出台《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年三季度审计报告》,中铁总资产总计5.45万亿,负债率超过64.77%。前三季度,中铁总税后亏损34.42亿元。而2013年总全年盈利2.57亿元,2012年盈利1.96亿元。为何铁路越建越多,经营情况却越来越差?
笔者不是铁路专业人士,不能对此数据说出个一二三,但觉得以上观点有失偏颇。根子是铁路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人民铁路为人民”是铁路难以像其他垄断企业一样的体现。先不要讲军事运输、国家层面的资源调配等大型任务,单就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火车票20年不涨价这一条,就够铁路部门“喝一壶”了。据报道,目前开通的高铁在极大方便旅客出行的同时,因为投资大、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几乎没有一条可以达到收支平衡的水平,可以说是开通一条亏损一条。加上近年来,受国际形势整体变化影响,铁路货运在市场中的优势不但没有扩大,反而有缩小的趋势,种种原因加在一块,在审议报告体现出来的数字不理想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铁路部门应该在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为旅客货主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市场运行规律,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等办法,努力让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力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