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长鲁伊斯·埃斯帕萨等人在首都墨西哥城出席新闻发布会。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由中国铁建牵头的国际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国内首条高铁——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这是中国在海外设计、承建并完全采用中国标准和装备的首条时速300公里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单”。(11月7日人民铁道网)

近年来中国一连串在国内外修建新高铁,这是维持增长的明智还是权宜的手段?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4日称,都是。

其一,修建高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受电力、货运、钢铁和批发价格的指标下跌影响,修建铁路是广受欢迎和称道的振兴工业的手段。尤其是2008年以来,高铁项目成了北京首选的刺激方式,也变成了地缘政治的工具。无论是围绕GDP、土地面积还是人口进行国际间比较,中国都确实“需要”更多的铁路,中国大力实施一项令人生畏的计划,要在2020年之前把各大城市连接起来。最终,中国高铁的长度可能将达到约4万公里,超过全世界高铁总长度的一半。

其二,修建高铁,有利于促进国际互联。从墨西哥、塞尔维亚到津巴布韦,扩散到欧亚大陆边缘及之外的庞大高铁网络:莫斯科、伊斯坦布尔、新加坡和阿拉斯加。未来的中国北京-莫斯科铁路长7000公里,可能最终将花费2500亿美元,届时将同时运行数百列火车。这表明中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联系在显著加强。中国铁路与世界互联,必会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迎来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高潮,这是“双赢”,但中国可能赢得最多。

其三,修建高铁,有利于树立品牌效应。在高铁出海过程中,李克强总理曾多次亲自扮演“推销员”的角色。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制造水平提高和国际化升级。中国的高铁技术确实扩大了影响力,也彰显了技术实力。50年之后的今天,中国想继日本之后成为高铁的代名词,“就像手表之于瑞士一样”。连中国的软实力机构都大谈“高铁精神”。如今中国铁路不仅仅掌握世界领先的高铁技术,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其中包括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制造价格低,国际竞争力强等特点。

报道称,无论是通过新的多边机构(中国引领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明确专注于丝绸之路的高铁项目)还是双边行为,中国都会不顾一切地修建铁路。中国可能会把两家国有机车制造企业合并成一家极具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将中国高铁变成一张响亮的品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