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工作在青藏高原,总觉得青藏铁路的职工工作环境艰苦,因为这里高寒缺氧、风沙大、紫外线强,一年当中很少能体味到夏季的滋味。

后来陆续通过《人民铁道》等媒体了解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铁路同行的工作环境,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最多不缺氧罢了。首先是新疆铁路的沿线职工,那里风大的出了名,最厉害的时候能吹起砂石将旅客列车的玻璃打烂,每年几乎都有因为大风拦停列车在车站,待大风过后,再继续运行的消息;新疆的温差不次于青藏高原,白天热的要命、晚上则凉的够呛,这样的气候条件早就了盛产瓜果的地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就是那里的生动写照,恐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铁路运输工作制造了麻烦。

内蒙古和新疆包括西北广大地区的地域辽阔,铁路沿线的许多小站吃水存在一些问题,当地水源的矿化度比较高,也就是俗话说的“苦咸水”,虽说随着现在铁路职工生活条件的改善,可以喝上桶装饮用水,但是在个别情况下,桶装水不能按时运到,还是会对沿线职工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困扰。这些地区的风沙自不必说,一旦刮起了沙尘暴,出门行路都成问题。

在南方的山区,诸如大巴山区、云贵川地区,可以出门见到翠绿的山野,山高林密,风景是不错。但是到了夏季蚊虫肆虐,毒蛇还是会时不时威胁到铁路职工的人身安全,由此也诞生了像衡阳工务段谭工川师傅一样会治疗毒蛇咬伤的铁路好人,在为工友治病的同时,也帮助附近不少村民治疗了病痛。并且,山石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容易风化、松动,一旦滚落到铁路上,将会影响到铁路行车,由此又诞生了铁路上的一个特有工种——“扫山工”,专门经常行走于深山密林之间,查看铁路上方的危石,确保铁路大动脉的绝对畅通;而这些地区碰上雨季,则会变得更加繁忙。由于大山的阻隔,手机的信号也会变得比较微弱,从而使这群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比较困难,不是人人都能受得了这份寂寞。还有一部分铁路职工需要深入长大隧道,做铁路行车设备的维护工作,即使在白天,也见不到太阳,酷暑当中体味不到盛夏的滋味。

随着铁路的几次大提速,火车运行的速度越来越快,停留的车站越来越少,修铁路的人坐不上火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知您要是作为铁路职工,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铁路连接着繁华的城市,而奋战在铁路沿途的广大干部职工,则要忍受着生活的孤寂和离家在外对于家人的负疚感,为了铁路运输的畅通无阻,长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