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7日报道 《美国高铁梦半世纪仍难圆,奥巴马基本不提了》中提到:从1965年美国开始发展高速铁路,到2012年“高铁”一词基本从“高铁梦”的发起者——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消失,美国高铁规划在资金、市场需求制约下,停滞不前,美国高铁梦难圆。
从2012年12月1日哈尔滨到大连的高铁开通运行,到新闻报道中今年年底哈尔滨到齐齐哈尔的高铁即将开通运行,代表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型“铁路”运输模式是越来越贴近我们哈尔滨市普通市民的生活,就更别说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的各大高铁运营线路了。高铁不仅仅再停留在当初成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国访问时所打的一张中国新时期移动名片的政府高端宣传地位上,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普通百姓的出行方式,为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真真正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当高铁已经越来越“亲民”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仍然难圆高铁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高铁运输线路,此言令闻者吃惊之余也不禁陷入深思。高铁项目的成功依赖于较高的人口密度,油价和公共交通使用率,也要依赖于经济、科技、人文等综合国力的提升,正所谓:“国强民才富、民富国安定”,在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国民才能拥有舒适良好安定的生活环境;同样只有国民的文化教育、生活出行环境等细节得以改善进步,才能汇成巨大的推动时代前进、推动国家发展的正能量,进而令我们为之自豪的祖国——中国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等各方面都能积极进取,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创造更多为世界瞩目的成绩。
从“高铁梦”到“中国梦”的实现,距离虽远,但我们将脚踏实地去实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