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网络和报刊上看到中国高铁技术和设备走出国门的报道。从中俄两国合作建设高铁备忘录的签署,到中国北车集团向美国波士顿出口284辆地铁车辆。这一项项成绩的取得,做为一名中国人由衷的感觉兴奋和自豪。
中国的高铁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漫漫长路。我们从当初那个虚心向高铁强国请教的“小学生”,已经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高铁技术引领者。时至今日,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在建设和运营方便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其他高铁强国所不具备的。另外,中国高铁以中国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为后盾,具有天然的成本优势,这也是日欧高铁竞争不过中国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大舞台的过程中,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其中包括技术层面的激烈竞争,也包括欧美、日等国政府对中国产品的敌视,他们一直把中国产品当做“洪水猛兽”。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当“老大”的日子,面对中国公司的超越,他们极不适应,千万百计的制造障碍和困难,以此来阻碍中国企业进入他们的市场。华为和中兴在进军欧美市场时的举步维艰就是前车之鉴。面对这样的困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详细研究西方市场规律和游戏规则,用完美的产品和技术让他们彻底闭嘴。在这一点北车集团就做的非常到位,他们自2010年起就跟踪波士顿地铁招标,在技术、标准、规范、法律等诸方面充分研究用户的要求,充分评估和规避商务风险,历经5年的努力,最终达成登陆美国的目标。
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南车和北车互相竞争的局面。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行政干预,或者是北车和南车合并参与进行海外竞标,这样既可以避免国内两家大型国企进行“自相残杀”,也可以改变我们虽然拿下很大的工程,但是利润很薄的尴尬境地。让中国的高铁通向世界、改变世界。(张有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