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0天的国庆假日铁路运输于10月7日结束。8日中国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9月28日至10月7日国庆假日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100.7万人,同比增长10.8%;创历年国庆黄金周新高。(中国新闻网)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名叫《大数据》的书,里面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数据是最直观体现本质的一种方式,都说现在的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笔者也想赶时髦,通过数据来看看铁路。

十一长假的来临,我们国家的交通运输又要面临一次新的考验,平均每天超过1亿人次,闭上眼睛想象,真是有点触目惊心的“赶脚”。其中,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达6.3亿人次,同比增长4.6%;全国主要地区水路旅客运输量达1414万人次,同比增长3.1%;据初步统计,民航共运送旅客815万人次,同比增长5.7%;国庆假期7天,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6800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72.6万人次,同比增加139.9万人次,增长13.5%,创下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其实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我国的交通体系中,道路交通还是占据了最主要的部分,即使铁路、水运和民航加一起也不能比肩,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无论是春运还是长假的运输主力还是道路交通,数据的比较明显说明了这个问题,就铁路而言所谓的“铁老大”的称呼已经并不适合了,另外也可以看出铁路对于我们的出行还是占了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区间内,相比道路运输铁路具有快速、安全、舒适和服务质量高等优点,相比民航相比铁路存在安全、便捷、经济等优势,无论面对怎样的竞争对手,铁路在区域内的优势都很明显。一年两个长假来之不易,对于喜欢节日团员的中国人来说,能在旅途上节约时间也是那么的弥足珍贵。这是对于多数旅客来说,快捷是第一选择,在旅途上耗费的时间越短,就意味着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越长,所以铁路特别是高铁也越来越受到更多旅客的青睐。

更深一步来看,在这个十一长假我们的国家铁路取得了如此的成绩,其中高速铁路的发展功不可没。我们国家高铁短短几年完成了由“追赶”到“引领”的华丽转身,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正是这样的高铁才能使我国的铁路客运增长取得让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高铁已经运送了15.7亿旅客,相当于5个美国或24个英国的人口,累计平均为旅客节约了392.5亿分钟,相当于1066个中国人的一生……有了这样的数据,有了这样的成绩,中国高铁才能是国人信服,才能跟上我们国家的发展,才能适合我们时代的进步。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而今的中国高铁,我一定要说一句话给小平同志听:“我们已经追上了他们,而且我们已经跑到他们的前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