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投资力度,截至8月底,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已超过年度计划的50%。年底前,兰新高铁、沪昆高铁杭州到南昌段等一批新线将集中开通运营,更多旅客可以体验到高铁给出行带来的便捷。(央视《新闻联播》)
伴随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规划的逐步落成,一批新线的开通运营、领导人推销高铁走出去等宣传声势,近期来我们骤然发现,围绕“铁路重大项目”的新闻大有爆棚之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甚至出现了某院士对外放风“坐上火车去美国”这样近乎“放卫星”的豪言壮语,而这“宏伟蓝图”,不仅网络上很热,也赫然出现在《京华时报》等媒体版面上。
看起来“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被社会大众骂得灰头土脸的铁路行业,仿佛时来运转了。但众声喧哗下,有必要对以高铁为代表的铁路建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八个字深入人心,现代交通运输,铁路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尤其是在我国(耕)地少人多、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下,发展铁路运输更加是大势所趋。此前一些人错把铁路当成“夕阳产业”,对“铁老大”更是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但事实上,加大铁路建设、做好铁路这篇“大文章”,已成社会共识。
今年全国铁路建设确立了三大目标: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新线投产7000公里、新开工项目64项。据媒体报道,1-8月全国铁路已完成投资4050亿元;计划新开工的64个项目已批复46个,剩余18个项目近期即可批复,年内全部开工。前8个月只完成一半投资,社会舆论热潮转向,前些年质疑铁路的人,仿佛又转变成“铁粉”,抱怨中铁总建设目标进度不快,仿佛8000亿花不出去就是“失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落实铁路建设发展蓝图,关键是要防止“贪多嚼不烂”: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铁路建设既要加快推进,也要避免盲目冒进,否则随时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当前我国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的大格局下,“路地”协调尤其重要。欢迎铁路建设的地方政府,必须量力而为、妥善规划,不然很有可能交通、市政等配套不足、规划失当,铁路建设落成后造成“消化不良”,这方面的教训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引人沉思。
8月22日,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国铁路总公司,释放出新的政策信号。在加大铁路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或许我们不必纠葛于“8000亿”、“东南亚高铁”、“坐上火车去美国”的虚虚实实,让这些所谓的“宏大项目”隔三差五就蹦出来,刺激人们一番神经。而是要脚踏实地,排除干扰,切切实实落实好铁路发展蓝图,为经济民生做一些实事,不再耽误改革,蹉跎岁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