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局首个便民“流动火车站”在宝鸡市眉县开张,标志着西安铁路局首次将“火车站”的业务做到了无铁路覆盖区域的县乡村口。(9月13日 新华网)
铁路作为公共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虽然现在发展很快,但是相对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还是不够的,许多经济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都还没有铁路。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多的出行旅客以及零散货物等的运输问题,亟需铁路部门找到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来提供给人们更便捷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流动火车站”的出现,将这些地方与铁路紧密地联系起来。
“流动火车站”的设立是铁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
首先,“流动火车站”解决了这些贫困偏远地区人们不能网络购票以及即时退票问题。这些贫困偏远地区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由于条件有限以及对网络知识的匮乏,出去打工时购票、退换票均需到固定的火车站。时常为了一张票往返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遇到春节、国庆黄金周等重要节假日难免白跑一趟。
其次,“流动火车站”可以为这些地区人们办理行包托运、零担货物、整车等货运业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自2006年11月1日起全路停止办理零担货物的中转业务,只在少数车站组织零担直达运输,到现在国家对货运改革的逐渐深入,零担货物被重新纳入到铁路货运组织当中。前后体制的变化,是对人民需要的回应,这也体现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然后,“流动火车站”扩大了铁路部门对无铁路覆盖区域的影响,将铁路运输的价值最大化。国家对铁路的投入和建设是有计划、有步骤的,部分县市难免会出现无铁路的情况,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尤为如此。如何使这些无铁路覆盖的区域更好地融入铁路运输组织,带动和盘活其经济的发展,“流动火车站”便是一个非常方便的通道。
此外,“流动火车站”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缩小城乡距离,使全国人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体验到铁路的便利。过去铁路客运常被人诟病为“慢慢游”,如今人与人之间的碰面在“一杯茶、一顿饭、一场电影”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货运从“站到站”运输到如今“站到门”、“门到门”服务。这都使铁路的服务更为灵活便利,起到了纽带作用。
“流动火车站”这一举措虽然在起步阶段,但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它充分体现了铁路服务于民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延伸了铁路客货服务网。在国家铁路网善未全部完善前,它必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地位。铁路网总有完善的一天,但服务却永远都不会终止,这样“无底线”的服务可以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