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铁快递、电商专列后,铁路通过推出“货物快运列车” 进一步向物流市场纵深推进。如今,铁路全面入驻物流市场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型。然而,这“三驾马车”能否成为快递行业发展的新动力,还是会被当前混乱的物流市场同化掉,变成一场不咸不淡的闹剧?究竟铁路的深度参与会加速快递行业的纵向整合,还是加剧本已不堪重负的价格战?对于这样的争议和忧虑,其焦点就在于一个问题:铁路在求量求效益的同时,能否保证和落实质量。

事实上,“货物快运”是对传统的客运绿皮车加货运零担业务的整合。然而,在如此大范围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如何保证铁路工作人员(尤其是小型受理点的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能满足改革的要求,是否存在脸难看,能否做到一口清?是铁路和市场最为敏感的部位,也是决策层必须考虑的。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的交通大动脉,铁路在快递行业将占有一席之地毋庸置疑。其关键在于如何走?粗狂的管理和闷声苦干显然是不行的,那是与现代企业理念背道而驰地。铁路全面入驻快递,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更需要发挥优势,定位市场,与现有市场做好协调对接;还要以人为本,从以物为主的硬建设走向以人为主的软建设;从单一追求数量向质和量并重上来。只有科学定位、做好与现有快递市场接轨,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理念,铁路快递才是可持续、有生命力的。

铁路此次“货物快运”扬长避短,将主要服务对象定位在中小型物流商、经济开发区、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等货主和对时效性和服务要求较高的零散白货货源,避开了节点建设不完善的不足,突出了按时准点、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优势,走集约高效路线,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大跃进做法不仅做到了对物流市场低能低效频段的填补,也有利于铁路在扩大“量”的同时,稳步提高“质”。

只有注重质量才能不走弯路。而要同时做到保量、保质,首先就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让每一个环节都精密运作并处处透露出顾客至上、货物至上的为民情怀,这也是铁路货运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其次,应摒除一家独大的思想,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其他物流企业、运输行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助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再次,虚心学习和借鉴,对准成熟的快递企业多找不足和差距,是提高铁路快运质量的关键。最后多问计于民,解决群众的问题、难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