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杨女士一家经好友介绍,结识了刘先生一家。春节前夕,几家人相约春节期间前往云南腾冲旅行。“当时刘先生的老婆担心路不好走,希望乘坐我们的越野车,虽然我有些不情愿,但毕竟是朋友,就没有拒绝。”杨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正是这一热心,让自己和家庭陷入了无限的被动。(成都商报 9月16日)

结伴自驾出游,本来是个高兴的事情,没想到,却因为半路车祸,导致两家剑拔弩张,法庭上相见。弄得双方后悔不叠,遗憾终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远行,出行方式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选择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还是自驾?这要看这些方式的性价比,以及出行者的想法。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比如,飞机,高铁,最大的优点是安全,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自驾当然有自驾的好处,随意,方便,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哪停留就在哪停留。当然也有不足的一面,长途奔袭,司机的驾驶技术水平以及疲劳驾驶的问题非常突出。

对于年轻人,冒险精神相对要多一些,对自由的要求也更高一些。所以,选择自驾的方式可能更符合他们的心理。如果人数少,在路途上出了状况也不好应对,结伴远行当然更安全些。这样也好互相照应,共同欣赏美景,玩也能嗨起来。但凡事丑话都要说到前面,大家可以先唱白脸,再唱红脸。如果搭乘便车出了问题怎么定责,把约束的责任和义务都写成协议,每一个人都必须签字后才可以再谈其他的。就象本文中,杨女士虽然不太愿意刘先生议价搭车,但是碍于朋友面子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最后出了问题,结果朋友也不是朋友了,都在尽力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完全不提自己是自愿搭乘人家的车,并且在事前已经知道搭乘的风险。可怜的是杨女士一家,无故背上了上百万的债务。

确实,有朋友搭乘,尤其是好朋友搭乘的时候,真的很难拒绝。但是,不能因为难拒绝就不去拒绝,否则,意味着自己要无辜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难,有可能把屎盆子扣在自己的脑袋上。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在事前做好防范,那么遭罪的只能是自己。

本人认为,法律法规应该尽快健全这方面的规定,让大家行事都有一个准则和底线,这也是促进和谐稳定的一个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