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沪昆高铁长沙至南昌段将正式开通运营。届时,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将实现高铁回环互通,“中部铁三角”格局将初步形成。(9月14日和讯网)
“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这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名言。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让世人受益无穷。人们都知道巴西,除了足球和桑巴外,还有一座城市——首都巴西利亚。而巴西利亚当时从一片荒凉的高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时仅用41个月,但在建城之前,他们用了比建城还长的时间来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半个世纪后,巴西利亚被联合国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一举与巴西的足球和桑巴舞齐名,成为巴西人的骄傲。
由此可见,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灵魂。就像工作要有计划一样,战略发展须有科学规划。对于铁路部门来说,科学编制城市高铁规划,是新一轮惠及民生的利好之举,也是为广大百姓积极打造“同城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人性之举,更是为带动城市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科学之举。
回顾国人的高铁生活,其真正开始于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的开通。而也就在那一年,高铁以其极具现代感的方便、低碳和快捷,大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逐步扩大,促进更多城市之间居民的生活方式相互渗透和融合,让人们感受到了从就业到置业,从休假到探亲的“高铁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和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高铁辐射状的发展,“四纵四横”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逐步建成,这不仅使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凸显,同时通过高铁串珠,也推动了区域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可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高铁在地区经济布局、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铁的开通更是让沿线城市迎来一场蜕变,区域交通、商业配套和居住环境等都将翻新。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对人流的积聚效应将得到有效释放。高铁以高科技和高速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时空改变,不仅拉近了城市地理和人们心理的距离,而且高铁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正因如此,报道称,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沿途设有高安、新余北、宜春、萍乡北和醴陵东站,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开通初期,将有2对“D”字头、11对“G”字头列车开行。随着沪昆高铁长沙至南昌段开通,南昌、长沙、武汉三地将实现高铁回环互通,武汉到长沙最快1小时18分、到南昌2小时40分钟,长沙到南昌1小时27分,中部“铁三角”格局初定。以京广高铁、合武高铁、沪昆高铁为主线,3高铁线打造4城旅游联动,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共同推进长江中游黄金旅游带和中部高铁黄金旅游区的发展。
由此可见,伴随着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沪昆高铁通车后,这又将成为新一轮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提升区域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大亮点,进而勾勒出连通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等地资源流动的新图景。我们欣喜地看到:沪昆高铁长沙至南昌段的开通运营,将串起一挂既有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三大名楼,又有九华山、衡山、庐山、武当山等名山,还有长江三峡、鄱阳湖、洞庭湖等秀美江湖特色文化组成的文化明珠,加上高铁特有的优质服务质量,舒适的乘车环境,快捷的出行速度,这又将形成地区之间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这无疑让人兴奋,也给人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