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讯:近日,泰国军政府“全国维护和平秩序委员会”(维和委员会)批准了2015-2022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战略中提到,8年内将建成8条复线铁路,6条在原有基础上改建而成,2条为新建初始时速为160公里的复线“准高铁”。该内容一出,便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该战略规划一经实施,就将意味着此前一度被搁置的高铁项目正式“重启”,这对正谋求“走出去”的中国铁路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据悉,泰国国内目前铁路系统十分老旧,全部为窄轨铁路,时速仅50公里左右,而且脱轨事故频发。所以泰国目前急需进行基础设施工程,将致力提高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尤其是连接贸易枢纽、关键城市、曼谷及周边府、海港、空港、铁路货运中心的交通网络。在急促推动的紧急工程中,泰方则需公布这项八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资金来源。
那么泰方大力推行修建铁路,究竟需要多大的一笔资金?而天大的数额又将从何而来?这就是笔者所担忧和疑惑的。在泰国前总理英拉执政时期,中泰双方就曾达成“大米换高铁”的相关计划;而当泰国军方获得政权后,又宣布暂停一切英拉时代的2万亿泰铢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并逐一审查,甚至泰国军方政府计划放弃高铁计划。
在几经波折,让泰方重启“高铁梦”的原因究其有三:其一铁路建设历史过久,让亚洲“最先进”的光环已然暗淡无光;其二运载能力低、行驶速度慢;其三火车脱轨事件频繁,再次将泰国铁路推到风口浪尖。另外,中国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而今泰方外交部常务次长表示:“我们希望‘大米换高铁’项目继续进行下去”。笔者曾在《耗资7414亿泰铢架通中泰高铁,得益者谁 》一文中体现中泰两国的发展各得其所,让世人再次看到“激活”中泰之间这一“互惠互利”项目的强劲信号。而且100万吨的稻米出口协议有望使得中泰高铁项目尘埃落定。
“大米换高铁”大计被批准,就意味着一度被搁置的中泰高铁合作即将重启。这就解决铁路投入修建的资金问题,此外泰方国内高铁一旦开通,可恢复国家经济增长态势,可支持自由行节约型旅游业的发展。东盟各国的贸易投资及旅游休闲也更加便利,再者泰国也是中国重庆、湖北等地居民出境首选,相信随着赴泰落地签真正实现中泰旅游证的加紧落实,也将助推泰国旅游业横空发展。
中泰“高铁梦”的实现深化和扩大经贸合作,在战略上突围顺理成章,在技术上使得泰方走向“破冰之路”,在交往上增强友谊之路,同时恢复“中泰联委会”机制,这更是为双方携手“大米换高铁”铺平了道路。突显了梦想成真,给泰方重注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