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路”,人人皆知,那就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也使得中国“铁路版图”得到进一步完善。
青藏铁路建成运营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藏区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改善了人们出行条件,使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与国际交流更加畅通,极大地带动了特色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把西藏进入了“铁路经济”时代。
8年后,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开通运营。日喀则是西藏的人口大区、边境大区、外贸大区、农业大区、文化大区。拉日铁路,对改善日喀则地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延伸的天路穿越雅鲁藏布江峡谷区,工程难度世界罕见,笔者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拉日铁路建设者的报道,“人迹罕至,高寒缺氧,这是雪域高原的真实写照。他们奋战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工地,甚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工地。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脆弱,山势陡峻,存在高岩温、高地热、高寒、干燥、大风、强紫外线等诸多不利条件。……” 铁路人用汗水铺就了这神奇的天路,铁路人用汗水谱写着“兴路强国”的壮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