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铁路很忙,曝出了好几个新闻热点。7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7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铁路工程科技工作40余年的王梦恕对《中国经济周刊》证实铁总要筹建银行了;7月29日,王梦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谓的铁路办银行一事,只是他的个人建议而已。8月4日,铁总官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回应称,中国铁路总公司没有设立铁路银行的动议,也没有得到其它方面设立铁路银行的信息。

消息曝出后,金融、王梦恕与铁路已经在市场和舆论中广泛发酵。事实上,铁路一直很忙,只要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迅速普及,在我们无时无刻体验着信息大爆炸时代便捷的同时,如何理性的看待信息,辩证看待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姑且不论王梦恕是否具有资格作为“专家”为“铁路代言人”, 就铁路而言,铁路发展基金也好,铁路银行也罢,都不必大惊小怪,如何让铁路企业摆脱财政困境,没有前进阻碍,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更好地彰显铁路价值才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

铁路目前的确面临着负债累累的困境,铁总的财务报表显示,2012年底、2013年底、2014年一季度末铁总的总负债分别为27926亿元、32259亿元、32690亿元,负债率则分别为:62.23%、63.93%、64%。

众所周知,铁总每年都有巨量的建设任务,这些项目基本都是中长距离的重大干线,而且目前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都在中西部。铁路经营受宏观经济影响,货运一直在走下坡路,运量和收入都很不景气,客运专线在运营初期都是亏损的。如今物价飞涨,与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语,而铁路票价仍旧在那,不起不落。铁路建设运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都决定了铁路运营盈利情况,而铁路建设不能唯“利”是图,铁路不仅仅是经营性项目,也是公益性项目。

财报亦显示,2014年一季度铁总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就高达654.38亿元,而同期内铁总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为1487.28亿元,也就是说,还本付息资金达铁总基建资金的一半左右。一面是亏本的客运建设和运营,一面还要偿还高额利息,铁路总公司高高“债”墙也在情理之中。

铁路的发展不能因为这种那种原因和困难就停滞,从大家关注铁路的热度来看,铁路现在已经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和距离概念,特别是高铁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重大自然灾害时,铁路搭建救灾“绿色通道”,运送救灾物质,绝对是运输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作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中国高铁“走出去”,已成为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

所以铁路的发展需要国家帮助和大力的支持;需要从社会投资者手中筹措资金,解决企业资金“燃眉之急”;更需要社会你我他的包容与理解,发挥社会舆论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