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涞源县山区大雨倾盆而下,山上下来的巨大泥石流淹没了京源铁路王安镇段,这时恰巧一列火车开来。在附近躲雨的村民卢伟发现后,立即朝火车奔跑,边跑边打手势。司机见状后紧急停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7月26日,中央电视台)
看到这则新闻,让我想起前不久由于湖南强降雨多趟旅客列车长时间停留小站,铁路职工冒雨蹚水给旅客采购必需生活品的报道。两条消息叠加一起,显现了铁路和地方、群众之间良好的亲情、关爱。
因为降雨产生泥石流导致铁路发生险情是偶然事件,但是,村民顾危险去拦停列车,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行为却是一种必然。是多年来铁路实施改革走向市场,铁路努力改善自身,更好服务地方和群众,赢得社会群众关注和关爱的结果。
在中国既有国情下,铁路作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物流运输工作。特别是当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以及出现台风、强降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大宗物资调拨救急任务很大程度上都依靠铁路部门来承担。铁路部门加开救灾特别列车,铁路职工加班加点组织装车;安排专列把病情严重的伤者运出灾区,把急需的生活物资送到各个站点,及时安排卸车发放,减轻灾民因灾导致的生活困难。
我们还能看到多起这样的新闻,火车为了抢救突发疾病的旅客和帮助孕妇顺利安全生产,临时改变行车计划,增加停车站点,联系医疗部门,让受救助旅客能够第一时间及时得到妥善救助。铁路志愿者和小黄帽在候车室、上下车给旅客提供的服务更是让旅客感受至深……。
铁路部门的行动践行了“三个出行”的工作理念,换来了人民群众的“人民铁路人民爱”,换来了沿线政府、企业和群众对铁路建设、客货运输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积极主动与铁总洽谈,争取铁路新线在设计、建设上能够增加站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大众对铁路的看法和认识也在逐渐改变,不仅仅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甚至还自发成立护路队伍,维护工地秩序。地方护路部门,安排人员与铁路系统配合到学校、村庄进行护路和路外安全教育、铁路知识宣传,服务铁路发展。
当前,中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更多新线将要投入运营,铁路运输安全至关重要,它需要路地双方共同努力,携手维护,用浓浓的鱼水情,打造放心铁路、安全铁路,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