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20,合肥至宿松K8391次列车从合肥火车站3号站台驶出,22:45返回合肥火车站,当所有旅客走下这趟列车后,这一绿皮火车也将“退役”入库。没有任何仪式,低调地告别。今天开始,合肥火车站所有图定列车中,不再有绿皮车身影。(7月20日  新华网)

绿皮车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在渐行渐远的“身影”背后,承载了许多我们大众对过往的怀念。绿皮车随着铁路的改革落下帷幕,但绿皮车所承载的铁路精神不会变,那么绿皮车具有哪些铁路精神呢?

首先,绿皮车拥有实惠于民的精神。在多年的运行中,铁路绿皮车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改进,但是价格的上浮不大,因此在高铁出现后很多人依然怀念绿皮车的价格。但是我们都知道,绿皮车的行驶速度不高等方面的因素造就动车组存在的必要性,当初绿皮车的价格也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来规定的,因此在价格上保持了平民价格。如今,所有的交通工具的运输费都在灵活调整,铁路车票费用随着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调整,我们或多或少的有不适应的情况,但铁总通过打折车票等措施来实惠到每一个老百姓头上。将动车票实行了平民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动车组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每一趟车子几乎可以说是爆满的,铁路实惠于民的精神推动铁路企业的二次发展。

其次,绿皮车拥有不断改进的精神。绿皮车在铁路历史中经过了多次的改变,由过去的蒸汽车龙头变为电力机车,极大的提高了速度,正是这样的进取精神让铁路与时俱进,从60公里到了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速动车。在过去的十几年的光阴里,值得肯定的是,正是由于几代铁路人以及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才能够让我们可以坐上如此快的动车。对于这样的变化,曾经无比羡慕新干线等国外高铁的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绿皮车时代的退去,就好像一个老兵退伍一样,它是光荣的,但我们也要对新兵给予鼓舞,高铁时我们新时代的主力,是铁路时代新的标志。笔者也相信过不了多久,也许高铁也将迎来退休的那一天,或许那个时候新生事物的崭露头角也会让我们无比怀念高铁。总的说来,绿皮车不断改进的精神已经通过不断提速的动车逐步实践着。

再者,绿皮车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多年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是以绿皮车为铁路运输的主力,除了技术上的因素,还有运力上的原因。但不能否认,绿皮车就好像我们铁路的精神一样,从来没有褪色,可以追溯的是绿皮车以及它车头上的中国铁路标志,在很长的时间一直是我们铁路部门的名片,因为它的精神让我们对它有挥之不去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铁路由政府转型成为企业,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是新时代新改革的产物,因此很多人会议论纷纷。但我们可以见到,它依旧在承担着社会公益性事业,春运、小长假它都是主角之一,农民工专列依然畅通无阻。它依旧沿袭了铁路几十年以来为民服务的精神,不曾褪色。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绿皮车虽然远去,但它坚持、进取、惠民的三大特征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铁路企业的心中。笔者相信有了这样的信念,铁路总公司一定可以走得更远,一定能够成为一家出色的服务大众的企业,以源源不断的福利潜移默化的惠及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