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乘坐K7334列车外出学习,尽管车外的气温达到30多度,但车内温度适宜。车厢内的人们一路上都欢声笑语,坐在笔者身边的一对老夫妇不住地感叹红皮空调车的舒适。现如今红皮空调车已经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历史舞台,设施落后的绿皮车逐步被红皮空调车所代替,成为遥远的回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是一代人的青葱回忆。随着铁路大提速,绿皮车逐步被淘汰,代之以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如今干线上已很难见到绿皮车。笔者依然可以清楚地记得坐绿皮车的辛苦,满员超载都是常事,车厢里闷热难耐,总会有人推开窗将头探出窗外,车厢内飘散着莫名的气味,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车轮在煤炭燃烧的动力下沉重地转动向前。尽管如此绿皮车以其低廉的价格仍成为许多人的出行首选,农民工兄弟多搭行绿皮车来节省开支。
如今绿皮车时代的渐渐远去迎来了高铁时代。据了解,从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超过一半为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列车成为主力,运力的增加和速度的提升势必会为旅客乘车带去更多的方便和可能,离家的路也会近了许多,市场开展也可以探索的更远。
随着国内大环境经济的发展,铁路也一直在加紧改革的步伐,绿皮车时代的终结就是明证。铁路的速度是国家经济能否腾飞的重要保证。自中国铁路政企分开实行市场化以来,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服务更接地气。铁路想乘客之所想,做暖乘客心之事。
绿皮车的逐步被取代,有人认为这伤害了低收入群体权益,有“被动车”、“被高铁”之嫌。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铁路再在此让步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动车所节省的何止是时间,更是与家人更长时间的温暖。追求效能和效益却是保证铁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保证,所以绿皮车时代的终结是必然结果,无可厚非。
绿皮车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的历程,绿皮车逐步“退役”,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