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高铁出口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订单。高铁产业是订单产业,必须先拿到订单,然后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研制适合客户需要的轨道交通产品。目前高铁还在积极地洽谈当中。(7月14日东方早报)

“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加入到巴西的铁路建设项目中。”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西福塔莱萨参加“金砖五国”会议前,巴西总统罗塞夫已经迫不及待地表达了上述观点。7月13日,习近平前往巴西时经停希腊罗德岛,会见了希腊总理萨马拉斯。“希望中方积极参与希腊铁路技术改造”,同样成为双方重要议题。

据悉,被称为“高铁推销员”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次出访中有4次都明确提到了高铁,频率最高时两次间隔不过一个月。

不过在一些铁路专家看来,中国高铁虽然已经拥有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但是走出去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高铁出口是一个系统,能够购买的不是个人或者企业,而是政府进行决策,更受到当地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国高铁还没有一个订单。

据中国北车集团一位人士透露,中国高铁之所以这两年开始酝酿走出去,和其特点密不可分。应该说,高铁是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就像美国的波音飞机、欧洲的空中客车一样。目前,其他的很多国家有这个需求,但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铁装备并且提供成套技术乃至服务的寥寥无几。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分析》的报告称,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加之,中国的高铁已经形成一个系列,从设备、工程、线路、桥梁隧道、知识产权、动车组、工程建设、管理都已经成型。比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生产出的380型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得到美国认证。

虽然优势明显,但是中国高铁目前并没有大踏步走出国门。现在中国的高铁出口目标客户主要在欧洲,比如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也在准备修高铁,但是否采用中国技术他们还正在酝酿,需要一个过程。

  高铁“走出去”不像某一种产品销售,高铁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必须先拿到订单,然后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研制适合客户需要的轨道交通产品,然后进行试验、验证,有时目标市场还需要通过认证和标准的准入,程序比较复杂。目前高铁还在积极地洽谈当中。

总之,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但是,中国高铁价廉优质的“名片”俨然矗立在世界的前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铁路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高铁核心技术“走出去”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