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超过一半为动车组列车。每一次调图,都伴随着提高速度、增加运能、更舒适便捷。作为铁路客运史上俗称的绿皮、红皮、蓝皮、白皮将逐渐升级换代,未来两年,绿皮车或真的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绿皮车采用深绿色车身,低廉的票价,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是农民工、低收入者出行的首选。中国几十年的春运大潮澎湃起伏,一张张回家车票的故事在绿皮车的背景下演绎得如火如荼。那些年人口众多、运能不足、条件简陋让人们的旅途变成征途,无奈与漫长,壮烈与辛酸都无法道出其中滋味。记忆中的绿皮车,原定载员是1000多名乘客,春运时,能够达到3000人。遇上暑运,车厢最高气温能达到将近50℃,旅客像在洗免费的桑拿。列车员汗流浃背,乘客满脸通红,情绪急躁。绿皮车上,烧水采用的仍然是最传统的方式:煤火。冬天取暖温度不够,夏天烧水车厢里太热,旅客受不了。吊顶的风扇吹得都是热浪,整列绿皮车厢俨然一个个大蒸笼。即使是这样,因为人们出行方式单一,没有更多选择,绿皮车以它低廉的价位、站站停的便利赢得了一个时代大众的最朴素的感情。
在高铁迅速兴起的近两年,一些对绿皮车抱有时代情感的民众还在呼吁保留部分绿皮车。例如有些外出务工者、年龄大的旅客认为,票价上涨会增加出行成本,还是比较怀念站站乐的绿皮车时代。大多数旅客则认为列车更换为空调车后,出行将会更舒适、安全,毕竟运输成本、服务质量增加了,多花点钱也值。随着铁路大提速,代之以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高铁等将使乘客更加感觉到出行的舒适和方便。
可以说绿皮车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绿皮车逐步“退役”,最终告别历史舞台,也将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韩霞 李凌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