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孔庄就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因看到网上关于“艰苦不怕吃苦,安全即是奉献”的孔庄精神,笔者对这个叫做孔庄的地方充满了好奇。

原来,孔庄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境内,即便是泽州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建站初期,环境很艰苦,职工住的是小平房,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站区没有水源,职工生活用水都是到离站区很远的河里挑,一来一回至少一个多小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孔庄车站周边10公里以内已经没有人常住,只有孔庄车站的铁路人留守在了这里。车站只有54名清一色的男人,因为要轮休,平日在岗只有20多人,各自坚守着各自的岗位,见面机会都很少。现如今,在领导的关怀下,车站有了水井,有了卫星电视接收装置、篮球场、洗浴设施、健身器材,还建起了文体活动室和图书室,职工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不畏艰苦的职工们在车站周围开荒种地,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解决了买菜难的问题。

环境尽管闭塞,孔庄车站却地处晋煤外运的黄金通道上,运煤任务繁重,然而孔庄车站一代又一代铁路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每天不仅要每天面对大山的寂寞,还要日复一日进行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孔庄人选择了坚守这里,这蘸满了疲惫的美好成就了孔庄精神。孔庄精神是一种信仰,我们被这样的坚守感动,被这样的无私震撼,这种信仰值得我们去学习。坚守在孔庄车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一种理想和精神,是人生的指南和人生的最高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没有精神脊梁。

坚守信仰的种子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全权由我们自己来掌管播种。然而,未经耕耘的播种,不能成为播种,只能是随便撒去。在万里铁道线上,正因为有了像孔庄车站职工那样,用责任、用真心行动坚守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为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为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青春播撒着这里传递出的“敬业、奉献、奋斗、团结”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