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北车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成功进入菲律宾,斩获马尼拉5.4亿元城轨项目。而前不久,中国北车还与VALE莫桑比克公司签订了总价值约为9.79亿元的货车出口合同。若仅计算铁路铺设订单及列车订单,则国内企业今年以来获得的海外铁路类订单超过千亿元,而这一数字在下半年有望继续刷新。(摘自证券时报网 )

这几年来,中国高铁加快走出去步伐,获得的千亿订单咋一看是有些突兀,可仔细想想,却又是情理之中。中国高铁以其安全舒适、方便快捷、低耗高效的硬件设施,加上相对低廉的制造价格,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去年以来,中国高铁开始重磅登上中国外交舞台,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非洲、中东欧都大力推荐中国高铁设备。据了解,李克强总理在5次出访中就有4次明确提到了中国高铁,足以见证中国高铁的魅力。这些都是外在的修炼。

高铁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成为主流,不走昙花一现,就得不断提升内在修为。不仅仅要符合市场的需求,更要满足我们广大消费者的喜好,力争为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国家“量体裁衣”,制定出一整套完整周密的设计,这就是我们高铁发展的核心。

当然在自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的成绩可谓是有目共睹。高铁网络四纵四横基本成型、中国高铁350千米每小时车型成为标配、高铁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成立,都在见证中国高铁的发展步伐。同时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开通、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哈大高铁运行等等诸多世界首创都在为中国高铁添砖加瓦。丰富的运营经验、先进的管理技术、高端的桥梁隧道技术都是中国高铁走出去路上一块块奠基石。中国高铁有了这些内在修为,在一些国际友人面前我们可以高傲抬起胸膛介绍这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名片”,实现高铁走出国门。

如今,中国高铁内外兼修,让高铁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新亮点,不断突破的高铁订单成为最好验证。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中国北车签订的涉外高铁、城轨等各类铁路项目总额高达120亿元左右,中国南车签订的同类涉外铁路项目则高达165亿元,这都是中国高铁“内外兼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