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出了一场关于高铁上座率低的口水战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也让笔者驻目观看许久。

有关人士仅凭一个时间段通过12306余票查询就简单得出上座率低的推论。并且拿出这个推论在网上讨论,笔者觉得有些不妥。如果我们的高铁365天,所有线路每趟车都爆满,这反倒是世界奇观。包括公路客运和民航,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有高峰期和淡季。就象我们早上5点坐公共汽车,诺大的车上只有不到十几个人,难道我们因为坐的人少就不开这个车了吗?也没见哪篇文章爆炒早上公交车上座率低而浪费资源。诚然,对高铁的关注也是一种爱国主义,不过“断章取义式”的推论确实不妥。高铁票价高还是低,需要不需要打折促销,这是由市场和它的运营成本以及旅客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不是光凭一个车次或者一个时间段乘车人数的多少而随时浮动,它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有网友说:“高铁停站多,速度低,感觉被高铁。”我们的高铁线路设计一方面要考虑高铁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还要考虑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乘车方便。如果仅在大城市两端停站,那么这条线路所经过的其它地区的老百姓就不方便了。所以我们肯定不能单纯为了速度而忽视沿线人民坐高铁出行的需求。应该统筹兼顾,让高铁更加方便、快捷,为不同地区的人群做好服务工作。

有专家回应:“少就少,那没办法。这样空着也好,就是大家可以做欣赏用,就是大家不要坐那么慢。”该专家的以上回答笔者确实不敢苟同。首先其不是铁路职工,更不是铁路系统的发言人,他的看法代表不了铁路。只是表达了个人的看法,也就是说他说的观点没有权威性,也不能代表铁路对广大网民质疑的回应。众所周知,近年来,这位专家通常能说出一些惊人论语,在不同场合,不同事件背景之下均会给铁路造成一些影响,也让网友产生误会和迷惑,包括当下有关高铁上座率的争论。有些媒体甚至一涉及铁路就采访这位专家,他也会当仁不让的发表一些言论。也许其在某些方面是真的专家,但是总在媒体上替别人说一些“高论”、发一些“奇声”就有炒作自己的嫌疑了。凡是涉及到铁路系统的事情我想众多媒体还是应该更多的倾听来自铁总官方的回应好一些,这也是对网民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

总之,高铁上座率之争本无必要,可以看成是伪命题,各种吸引眼球的高论勿须炒作。在高铁快速发展的今天,温馨出行、方便出行、快捷出行成为常态,对于今后我们只需一颗平常心宽容、理性去看待即可。(曹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