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铁路部门统计,今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共有856名应届考生及教师、家长乘坐“高考专列”赴阿里河镇。哈尔滨铁路局于6月5日和6月8日,在大杨树站分别开行去程L7061次和返程L7064次“高考专列”。据了解,这是铁路部门第12年为少数民族考生开行“高考专列”。(新华网 6月7日)

年年逢此时,人人谈高考。高考早已不只是关乎考生个人命运的一场考试,小则关系一个家庭一个村落的希望,大则谈到一个市一个省乃至国家的教育发展走向。社会各方都给予了考高考生帮助和方便:夜间停工,封路禁笛,温馨早餐,爱心出租,各行各业都拿出对助考的热心与热情。

令笔者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有专车接送考生的出租,公交,私家车,竟还有为考生开行的专列火车。且此专列在2003年非典期间首次开始一直保持至今。不同与我们江浙一带的交通便利物资丰富,远在内蒙的大杨树镇没有设置考点的条件,考生都要奔赴远在135公里的阿里河镇赶考。对比大城市中早上的车水马龙考生们一个的士一趟地铁就能便捷的到达考场,而很多偏远地区的考生却要顶着灰蒙蒙未见亮的天,怀揣着学子的热忱期望,在清晨的雾霭中奔赴。想到这,猛然感到那列在遥远蒙古村镇间开出的专列火车,装载着满满的温情暖意,表达着铁路人作为社会一份子对有需要的考生给予关爱。并且今年的“高考专列”还通过上门发售往返车票、开辟进出站绿色通道、设立学生候车专区、准备免费墨水钢笔等形式方便考生,利用板报、挂图介绍考试相关知识,缓解考生心理压力,将高考专列打造的更加全面贴心。铁路的便捷,快速,正点等特点,也确保了考生能准点到达考场,减轻在途中的奔波。

铁路的专人专待已经在很多发面体现,有残疾人专窗售票,老孕残候车室,列车上孕婴多功能室等,这些都体现了铁路服务的人性化,全面化和针对性。火车载着少数民族考生去高考,载着他们的梦,也载着偏远地区一代代人的梦,他们还会坐着火车去上大学,坐着火车去大城市工作,也必定会带着自己学得的陈果再乘着火车归来,发展自己的家乡,促进地区的繁荣发展。一条条在边疆,在西部,在边远地区开通的铁路带来的都是一个地区的希望和曙光,还有像新疆高铁打开的又一段新丝绸之路,带动西部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发展,展现出我国的和谐统一,蓬勃发展。在这期间,铁路的纽带不曾松懈,铁路的牵引指导方向,年轻人乘着火车去考高,这专列开到考场,也开进共同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