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铁路在价格方面的改革可谓“新闻”不断。

据媒体报道,准池铁路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后,货物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国家 发改委 称这是国内放开铁路运输价格的首次尝试,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此外,高铁客货运也开始尝试自主化,目前京沪和京广高铁在原商务、一等座打折的基础定价上,开始小范围试水二等座打折。高铁不仅在票价上开始灵活机动起来,而且利用开行前的“扫雷车”方面,大面积推出高铁快运服务等,这些举措,尽管动作不大、小心翼翼,但也能在允许的范围内提高铁路的运营效益,在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上也是起到积极的作用。

针对当前铁路负债总量居高不下的现状,国家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去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等。可以说,推进铁路建设,就要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始,而要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首先必须解决债务和建设资金的问题,运价市场化改革正是切合了这一点,部分铁路首试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将有助于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解决资金问题,有利于推进铁路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铁路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对于铁路改革来说是一大进步,体现了政府放权,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对于促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有积极的作用。因为铁路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公益性运营,运价市场化在很大的可能上会使价格有所上调,在此情况下,铁路在淡季时期推出优惠打折价也是提高效益的一种营销方式,这也是铁路市场话运价必须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

故此,铁路运价市场化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不断的消除浮现出来的问题,更有利于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