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会提前买火车票,但如果临时有事走不了,只能退票。连日来,微信朋友圈盛传这样一个帖子:火车票退票,方法很绝,赶快转给朋友——高价火车票先改签成低价火车票,然后再办理退票手续,这样能少扣退票手续费。这是真的吗?”来源:海峡都市报。
这不是“改签退票法”第一次走红,早在铁路总公司推出阶梯退票方案后不久,这种投机性的“高招”就已经名声在外,这种以社会公信换取个人利益的“高招”实为“损招”。
对铁总而言,若想破解这种“改签退票法”很容易,将退票的细则制定的更精细化,用制度来规范,效果肯定会立竿见影,制定一个退票细则并非难事,却能减少公司的损失,何乐而不为?从旅客的角度出发,若铁总真将细则复杂化,势必会给退票过程的操作变得复杂,给旅客带来不便。可见铁总的“无为”并不能体现投机者的高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一个为民,一个为己,高低立判。
社会和市场维系除了靠制度的约束,还要靠道德的规范,它们共同维系了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亦如我们排队,没有制度规定公民必须排队,公众遵守的是道德,靠的是自觉性和个人道德的高低,若个别人插队,则代表了个人资质的高低,但多人为之,那社会道德标准和公信力将面对严峻的挑战。并非危言耸听,“扶不起”的现状已足以凸显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对道德体系的危害。
铁路总公司阶梯退票办法的推出,实为鼓励公众提早退票,以方便他人购票,为更多的公众创造乘车机会,也意欲遏制“黄牛党”的恶意屯票行为。退票细则的细化何种程度,则力求在鼓励退票行为和方便群众退票之间寻求平衡点,在规章制度不能制约的部分,就要靠公众的道德观来约束,退票越早,其他乘客购票的机会就越大,退票太晚则有可能让其他旅客买不到车票,可见这种投机行为,也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改签退票法”在微博圈里盛传更是一种以讹传讹的错误,这种错误的行为不但没有得到谴责和制止,反倒成为“奔走相告”的“好消息”,折射出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和公信力的缺失,这种时候,更需要媒体的监督而非推波助澜。如今我们致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去弘扬正能量。切莫为了一点“小钱”失社会公信。(金灶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