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迅速崛起的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2012年12月,北起首都北京,南至广州,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全程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线开通运营,从北京到广州之间的旅行时间从将近30个小时缩短到了目前的8小时。高铁随到随走的公交化出行方式让从前一些搭乘飞机的乘客纷纷选择高铁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新浪网)

李克强总理率团访问非洲时表示中国将在非洲设立高速铁路研发中心,毫无保留分享中国的高铁技术。不仅如此,中国已与老挝、泰国、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签署了高铁领域合作意向书或协议,有些重大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与缅甸、波兰、印度和中亚部分国家也达成了合作发展铁路的共识。

是什么让中国高铁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总理引以为豪的使用着高铁外交?

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中国高铁建设仅武广(武汉—广州)高铁就获得专利946项,掌握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车体、转向架、牵引控制、制动系统等9大核心技术和十大配套技术。对于中国高铁技术和研发能力,高铁建设人员引以为傲。这只是一串干巴巴的数字,但这些数字能让人热血沸腾,他们为之付出的辛劳难以想象。

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国人们对高铁印象的改变与热捧。就最近的端午小长假,端午节假期第一天高铁车票受热捧,厦深铁路车次已被抢购一空,中短途高铁更是成为人们出门的首选。哈大高铁在开通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日均上座率已经超过80%。国人们深切的体会到了高铁给生活所带来的变化。

目前,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突破11000公里,居世界第一。这不光是我国高铁技术的完善,更能折射出的是运输市场对于高铁的需求。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速度已经体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高铁得到各方好评时,希望自身服务也能稳步提高,不断增开新路线,不断创新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带给旅客新的旅途体验。